精選文章

每周檢驗結果

欲了解每周最新的檢驗結果請點選下方連結 1.瘦肉精檢驗,請按我 瘦肉精檢驗 2.過氧化氫檢驗,請按我 過氧化氫檢驗 3.餐具檢驗(ABS、澱粉、脂肪、蛋白質),請按我 餐具檢驗

105.8.31午餐


香菇油飯(442大卡)
黃金雞肉片(205大卡)
木須高麗菜(58大卡)
四神湯(68大卡)
香吉士(60大卡)
起司餐包(71大卡)

105.8.30午餐


胚芽飯(280大卡)
麻油魴魚(204大卡)
馬鈴薯燒海帶(97大卡)
青江菜(55大卡)
芋頭魚丸米粉湯(91大卡)
芭樂(60大卡)

105.8.29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紅燒排骨(202大卡)
火腿玉米三丁(105大卡)
韓式拌菜(72大卡)
田園蔬菜湯(50大卡)
西瓜(60大卡)

105.8.29-9.2週菜單


105.08.26 為什麼會脹氣呢?預防脹氣怎麼做?

105.08.26

為什麼會脹氣呢?預防脹氣怎麼做?

˙文章出處:  康健雜誌104
˙時    :  2007.07.01
˙作    者:  李怡嬅
˙圖片來源:  蕭世英



    脹氣讓人坐臥難安,甚至還有醫生認為,它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不知道怎麼回事,常常吃完飯後,脹氣堵住肚子,上不去、下不來,嚴重時還會痛,」深受脹氣困擾的小慧抱怨。
腹脹、腹痛、頻繁的
放屁、打嗝,有時令人坐臥難安、有時讓人尷尬不已。
    
防癌之母的日本醫學博士莊淑旂更認為,「脹氣是萬病之因,」她在《怎樣生活不生氣》書中解釋,氣滯留在體內,會阻礙各種津液的循環,使內臟活力受損,造成各部位的痠痛與疲勞,進而導致免疫力下降而衍發各種疾病,她認為,脹氣是最要不得的現象。

為什麼會脹氣呢? 
1、習慣不好:如吃東西時狼吞虎嚥、邊吃飯邊說話,不少空氣也隨之下肚。而
   吃完東西又坐著不動,也易致使氣體悶在肚裡。
2
、台大醫院內科醫師吳明賢指出,有鼻炎、鼻子過敏的人,常不自覺用嘴巴呼
   吸,把空氣吸進消化道內,也容易產生脹氣,卻常常被人忽略。
3
、吃了
易產氣的食物:體內產生的氣大多由大腸內細菌在分解食物過程中產生
。而人體內因為缺乏某些消化寡醣類及多醣類碳水化合物的酵素,所以若吃了這類食物如豆類製品、地瓜等,因不易被小腸吸收利用,大多進到大腸再被分解,因此產生更多氣體,包括氮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因為不易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常一喝牛奶就腹痛。吳明賢醫師建議,不妨改吃低脂優格或許就能改善。
4、腸胃道疾病:如大腸激躁症、消化性潰瘍、膽結石、胃炎、腸阻塞腸套疊
    、腸粘黏、腸胃道腫瘤等患者,也容易累積腸氣而導致脹氣。
5、壓力大: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益程表示,壓力會使人緊張、心跳
   加快、血壓上升、肌肉緊繃,致使腸胃蠕動變慢,產生腹脹。

一整天的預防脹氣法
   
從睜開眼睛迎接美好的一天開始,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能幫助你預防惱人的脹氣。早晨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散步、活動筋骨,能促進血液循環、活絡消化系統,喚醒腸胃道的功能。
    進辦公室長時間坐在辦公室的人,千萬別彎腰駝背、或癱坐在椅子上,讓小腹突出。健康的坐姿是縮小腹、拉直背脊,才能避免脹氣。
中午莊淑旂博士建議,午餐前休息片刻,先消除疲勞再用餐。可利用飯前的15分鐘,洗把臉,順便輕輕按摩臉部與肩頸(由下而上),讓人慢慢覺得放鬆下來。
   
用餐時,避開會產氣的食物。培養心平氣和、愉悅的用餐氣氛,進食時最好細嚼慢嚥。《全食物密碼》作者陳月卿更且建議,成人有幾歲就該每口食物咀嚼幾下。 
   
另外避免把壓力帶上餐桌,因為匆忙進食,增加腸胃的負擔。也儘量不要邊吃東西邊聊天,或嘻哈大笑,以免把空氣一起吃進肚。
   
餐後千萬不要立刻趴下來午睡,最好起身走動,以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甚且趴姿也會壓迫胃部而產生脹氣。
晚上睡前3小時,或每晚8點以後,應儘量不進食,因為就寢時腸胃蠕動變慢,此時食物若還沒消化完,容易腹脹。而晚餐吃八分飽就好,不會造成腸胃的負擔。 
睡前可以做簡單的伸展操以排除一天累積下來的脹氣:
身體平躺,手腳自然伸直。吸氣時右腳屈膝,感覺右腿擠壓到腹部。吐氣時右腳放下來。換左腳重複動作。



產氣食物
包心菜、芹菜、洋蔥、綠花椰菜、球芽甘藍、青椒、茄子、馬鈴薯、地瓜、糯米類、芋頭、玉米、香蕉、柑橘類水果、柚子、豆類製品、麵包、汽水、可樂等碳酸類飲料和甜點等。 
消氣食物
白蘿蔔、紅蘿蔔、牛蒡、白芝麻、黑芝麻、海蜇、橘皮。
橘皮洗淨切絲,再用烤箱烤乾,拿少許加水煮沸或泡茶。 
立即消除一肚子氣
不想再受脹氣之苦,4個秘訣提供給你。
1.
按穴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表示,按內關穴可協助調氣。內關穴在手腕橫格紋以上距三指處,以大拇指用力按壓2030次,不適感會逐漸消失。

2.
肚臍邊塗上薄荷油,以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促進腸胃蠕動。

3.起身動一動,姿勢的改變或許能減緩脹氣。


4.
身體蜷曲有助排氣。若附近剛好有床,就可以先平躺,雙手環抱屈膝的雙腳,感覺壓迫到腹部。而如果腹痛難忍,或是以前不曾有脹氣困擾者,最近突然覺得不舒服且超過一星期,最好趕緊就醫檢查,以釐清原因。大腸激躁症、胃潰瘍、腸炎等患者有脹氣症狀。(審稿專家:台大醫院內科醫師吳明賢) 

105.8.26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樹子蒸魚(193大卡)
蕃茄炒蛋(102大卡)
雙色花椰(65大卡)
芋圓豆花湯(105大卡)
鳳梨(60大卡)

105.8.25午餐


義大利肉醬麵(450大卡)
無骨雞排(210大卡)
紅片高麗菜(64大卡)
玉米濃湯(97大卡)
芭樂(60大卡)

105.8.24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蒲燒鯛魚(192大卡)
關東煮(97大卡)
小白菜(58大卡)
海芽味噌湯(79大卡)
西瓜(60大卡)
小餐包(65大卡)

105.8.23午餐



夏威夷炒飯(410大卡)
里肌肉排(198大卡)
青江菜(62大卡)
羅宋湯(75大卡)
蘋果(60大卡)

105.8.22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香滷雞腿(170大卡)
玉米肉末(80大卡)
蚵白菜(60大卡)
苳菜粉絲湯(120大卡)
香吉士(60大卡)

105.8.19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茄汁燴魚片(198大卡)
五更腸旺(105大卡)
蚵白菜(59大卡)
八寶甜湯(110大卡)
芭樂(60大卡)

105.8.22-8.26週菜單


105.08.19 農藥零檢出、未檢出,燕麥好毒!?

105.08.19

農藥零檢出、未檢出,燕麥好毒!?

˙文章出處:  Web only
˙作    林世航營養師
    


    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了市售燕麥的抽檢報告,其中抽樣了36件燕麥片,其中有10項樣品檢出了農藥嘉磷塞,大約有28%的不合格率,因為台灣的燕麥不得檢出嘉磷塞,所以會依食安法裁罰,且會下架回收,共有62公噸的燕麥片須回收。我其實一直要強調民眾在看一項食安事件時,要分成以下幾個角度,到底是非法還是有害?如果以食安層面,應該是要重視有害,但是由於各國法規落差,所以會導致在他國合法,而本國非法的問題,所以非法不一定有害,這一點要先釐清一下。

嘉磷塞是什麼?
    嘉磷塞是廣效型的除草劑,聽起來很陌生,但是他非常常見,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年年春,這就有聽過了吧!因為嘉磷塞非常好用,所以孟山都公司也利用基因改造方式,開發出可以耐受嘉磷塞的作物,這樣在耕作時就可以噴灑嘉磷塞而不會影響到作物,到目前大豆、玉米、棉花等大宗作物有很高的比例都是基因改造作物,可耐受嘉磷塞!不過基改作物會不會致癌的問題,就不在這次討論範圍中。

嘉磷塞有毒嗎? 
    嘉磷塞的作用機轉會抑制芳香族胺基酸的合成,在動物體身上毒性非常低,且在人體的累積性低,可透過尿液和糞便排出。根據食藥署的說明,過去只有在高劑量情況下(一般毒理實驗用劑量都極度遠高於人體曝露量),才會造成小鼠體重減輕、肝腎發炎等問題。而且在人體皮膚接觸五週的實驗中,對皮膚沒有明顯刺激性。另外,嘉磷塞的急性中毒(農民、農藥操作人員和自殺者才會發生),會導致嘔吐、上腹痛、潰瘍等等問題,因為這都是一次太大量的接觸,和消費者能碰到的風險相比差異太大了!
   
不過,在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總署(IARC)的分類中,嘉磷塞是被列在2A級致癌物,代表在慢性毒理試驗中已確定對老鼠有致癌性,但對人體尚未確立。基於這個分類,有毒物科醫師建議民眾還是要小心。歐洲食品安全局在去年也發布訊息,一般消費者每日容許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5毫克,也就是說6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可以接觸到30毫克的嘉磷塞都還不至於有問題。另外,歐洲食品安全局也提出對於非專業操作此化學品的人員,每天耐受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每天6毫克),這和美國環保署(EPA)的資料,嘉磷塞的每日可耐受量(TDI)一樣。因為我們接觸量真的和農民差異太大,個人認為,消費者會因為長期攝食燕麥,得到嘉磷塞而致癌的的風險應該不高。
備註:每日耐受量(TDI)是以慢性毒理試驗的結果推算之,會以"最高沒有觀察毒性反應"的劑量,至少除以100倍以上的安全係數,也就是說在長達兩年的毒理試驗中,攝食高於每日耐受量100倍的劑量,都還沒發現毒性反應,那只攝食1/100的量,,更何況我們實際上的暴露又低於TDI其風險應該非常非常的低。 

被檢出?是非法還是有害?
    因為台灣的燕麥不得驗出嘉磷塞,但這次食藥署抽驗的量為0.1 ppm - 1.8 ppm1 ppm = 1公斤含有1毫克),明顯是個非法事件!但是這個事件是法規落差所造成的,台灣不產燕麥,並未制定燕麥的嘉磷塞殘餘檢出標準,因此會以最嚴格的不得檢出方式來規範。各國會因應國情,如:攝食頻率、攝食量等等因素,來調整含量上限,像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食品法典(codex)規定含量需小於30 ppm,這和美國相同,在歐盟和日本則為20 ppm,加拿大15 ppm,而澳洲很嚴格,只能含有0.1 ppm。所以這次被檢出的量其實都遠低於大部分國家所規定的限量標準,所以並非一個有害的問題,根據毒理試驗的結果推算,一天可是要吃到10公斤的燕麥才會超標呢!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為林世航營養師,原文刊登於 好食課 ,作者授權康健雜誌使用。>

105.8.18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洋蔥豬柳條(205大卡)
甜條小黃瓜(93大卡)
蚵白菜(51大卡)
薑絲冬瓜湯(63大卡)
柳丁(60大卡)

105.8.17午餐


炒麵疙瘩(380大卡)
無骨雞排(210大卡)
蟳絲四季豆(65大卡)
芹香丸片湯(73大卡)
蘋果(60大卡)
小餐包(71大卡)

105.8.16午餐


紫米飯(280大卡)
香酥蝦排(210大卡)
海帶拌耳絲(98大卡)
小白菜(61大卡)
山藥排骨湯(70大卡)
芭樂(60大卡)

105.8.15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酸甜咕咾肉200大卡
蔥燒豆腐140大卡
白菜滷50大卡
玉米段湯70大卡
西瓜60大卡


105.8.15-8.19週菜單


105.08.12 越吃越熱?這4種食物夏天少吃,傷身也不環保

105.08.12

越吃越熱?這4種食物夏天少吃,傷身也不環保

˙文章出處:  Web only
˙時    :  2016.06.02
˙作    者:  宛家禾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進入炎炎夏日,食欲變差。但越是沒胃口,越要挑對食物吃;吃錯了,反而越吃越熱,而且可能還會對生態造成危害。
這些食物夏天不適合吃的原因各異,有的會使體內生熱或影響代謝,另外一些有環保上的考量。名單如下:

1.肉類
 相較於植物性蛋白質,來自於動物的蛋白質如肉類及肉排漢堡,需要較多的酵素才能使之消化分解,而身體必須產生較多的熱能,來進行消化的過程。這樣會使身體微熱,更不耐酷暑。
建議:夏季的蛋白質補充還是以植物性為佳,鷹嘴豆、黃豆、核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2.冰品
 你沒聽錯!人體的消化系統原本就不是設計來消化冰冷的飲食,冷飲、冰品會阻礙消化和新陳代謝:消化不良可能引起便秘、胃食道逆流、口臭,甚至皮膚問題;代謝不良則無法順利排毒,可能使身體成為疾病的溫床。
建議:飲食溫度室溫就好,不宜太低。

3.咖啡或茶
    誰不愛咖啡或茶?不過,這兩者都以利尿著稱,會加速體內的排水,使身體更覺炎熱。再者,體內缺水也會使人感到疲憊、暈眩,再用咖啡因飲料提神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建議:改喝無咖啡因的花草茶。

4.花枝、土魠、處女蟳
    不同的魚蝦蟹貝有不同的成熟季節,時候未到就捕撈來吃,不但魚、貝類還沒長成,也剝奪牠們繁衍後代的機會。根據農委會漁業署的資料,產期不在夏天的海鮮包括土魠、花枝、軟絲、處女蟳、蜆仔、黑皮旗魚,及白皮旗魚。以處女蟳為例,要到入秋之後才盛產,花枝、軟絲的產季也在秋天。吃有時,不吃有時,這幾種海鮮還是晚點再吃吧。

建議:改吃一年四季皆有的水產,如秋刀魚、剝皮魚、石狗公,以及章魚。

105.8.12午餐


糙米飯(280大卡)
清蒸國宴魚(172大卡)
蔬菜蒸蛋(95大卡)
蚵白菜(40大卡)
檸檬愛玉(60大卡)
                                                                     蘋果(60大卡)

105.8.11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雙蘿燒雞(187大卡)
鮮味粉絲煲(90大卡)
紅片蒲瓜(35大卡)
金菇番茄湯(51大卡)
芭樂(60大卡)

105.8.10午餐


咖哩炒飯(400大卡)
香煎里肌(160大卡)
蒜炒海帶絲(40大卡)
芹香魚丸湯(82大卡)
香蕉(60大卡)
巧克力水滴蛋糕(95大卡)

105.8.9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雞米花(183大卡)
番茄沙沙肉末(150大卡)
杏菜(35大卡)
玉米濃湯(89大卡)
                                                                      鳳梨(40大卡)

105.8.8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塔香雞丁(180大卡)
綜合炒三鮮(98大卡)
杏菜(45大卡)
海芽味噌湯(75大卡)
香吉士(45大卡)

105.8.5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蔥燒魚丁222大卡
滷雙味111大卡
蚵白菜40大卡
綠豆薏仁湯95大卡
                                                                        蘋果60大卡

105.8.8-8.12週菜單


105.08.05 走進賣場看食安,7大重點一定要懂

105.08.05


走進賣場看食安,7大重點一定要懂


˙文章出處: Web only

·作        者: 王暄茹、林慧淳

˙圖片來源: 康健雜誌

˙時        間: 2016.07.29



走進賣場看食安,7大重點一定要懂:

1. 環境
觀察重點:

1.環境清潔、分區清楚;

2.是否有病媒出沒;

3.廢棄物妥善處置

不建議採買:環境雜亂,食品隨地擺放,蒼蠅、蟑螂現身

專家建議:實踐大學餐飲管理系副教授陳德昇強調,動線也很重要,「人流和物流的動線要顛倒」,也就是說,人要從最乾淨、少污染的地方進入;而貨品則相反。如此可避免因管制不當而產生交叉污染的機會,尤其在賣場的生熟食製備區域,可觀察是否設置兩道門或有雙向設計?如果因為空間不足,至少處理生熟食的人員行經路徑應分流,可降低食安風險。

2. 冷藏冷凍區
觀察重點:

1.冷藏和冷凍櫃正常運作,冷藏溫度應為7℃以下,冷凍櫃為-18℃以下;

2.賣場人員定時檢查溫度並記錄,食品正確放在建議溫層中

不建議採買:冷藏、冷凍櫃溫度顯示壞掉或溫度不夠低,溫度紀錄不完整,冰櫃嚴重結霜、漏水影響保冷效果,應冷藏商品誤置冷凍區,商品裝太多影響保冷效果

專家建議:中華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發展協會(HACCP)理事長陳元科指出,從食品生產、運輸、倉儲到販售每個環節都應做好溫控管理,通路進貨時的車溫、品溫需列入驗收項目;到了賣場,上貨時也要注意,食品不可超過冷藏、冷凍櫃的「最大裝載線」(通常是冰箱的七成滿),或擋到出風口,以免影響冰箱內的冷氣循環,危及食安。

3. 熟食區
觀察重點:

1.設備乾淨;

2.熱藏溫度維持在60℃以上;

3.熟食區作業人員應穿戴整齊的工作衣帽,處理食物時應戴口罩、手套

不建議採買:熱藏溫度不足,如滷大腸湯汁上浮油脂。取食夾標籤脫落

專家建議:生、熟食交叉污染、熱處理不足、及烹調完食物放置在室溫環境中過久,是導致食物中毒的3大主因。陳德昇指出,7~60℃是微生物活躍的環境,尤以室溫37℃環境更是病原菌最活躍的溫床,因此,熟食區最應注意溫控管理。熟食的加熱,一般而言中心溫度至少應達75℃以上,熱藏溫度則維持60℃以上。

愈來愈多賣場熟食區在菜餚下方設有加溫裝置,可觀察是否運行。值得鼓勵的是家樂福的熟食區部分區塊已設置玻璃櫃隔絕外界,避免髒污或病菌入侵。
若不宜持續加溫的冷熟食(例如涼拌菜或便當),陳元科則認為賣場應有「小時管理」確保食安,例如,便當上架4小時未售出則應停售廢棄,更換一批新產品。

通路的小時管理上,大潤發指出,鮮食是4小時,萊爾富的茶葉蛋是8小時,關東煮4小時。好市多則回應,烤雞上架2小時沒賣完就下架。

4. 烘焙區
觀察重點:

1.環境清潔,作業人員穿戴整齊的工作衣帽,處理麵包時應戴口罩、手套;

2.取食夾定期殺菌清潔

不建議採買:賣場人員未戴口罩且徒手碰觸麵包,烘焙區有不明半成品隨意擺放,烤盤嚴重刮傷

專家建議:陳德昇指出,包括大賣場在內的麵包烘焙場所,常忽略更換烤盤,他常看到整個烤盤已烤到焦黑、變形、處處刮痕,仍繼續使用,恐怕高溫下溶出不良的金屬類物質,不但影響產品口感,也有礙安全。如果真有預算限制無法立即全面更換烤盤,陳德昇建議可加墊耐熱烘焙用紙,避免麵包直接接觸。對此大潤發回應,烤盤會分批送至專門處理廠清潔,並定期汰舊換新。此外,取食夾的消毒也很重要,家樂福在烘焙區設置專用的紫外線殺菌機,降低病菌污染風險。

5. 禽畜水產管理
觀察重點:

1.冷藏、冷凍櫃運作正常;

2.設置洗滌、排水設施;

3.魚肉分切室環境清潔、處理生魚片人員作業中配戴口罩、手套。是否有處理生魚片又處理其他非即食性食品而造成交叉污染

不建議採買:水產裸賣魚放在保麗龍盒中無法有效保持低溫販售,水產區冰塊融化的排水管沒有接到排水孔,導致地面積水髒污,分切區切肉機上有未喝完的飲料

專家建議:禽畜肉品和水產品有冷藏和冷凍之分,分區應明確且做明顯標示,以便消費者清楚辨識是「冷藏肉」或是「解凍肉」,食材達人徐仲認為,如果賣場按照標準流程處理,冷藏肉和解凍肉只有口感不同,食安問題不大。陳德昇則建議,裸賣魚可採用「官能檢查」觀察新鮮度。

(1)眼睛明亮無凹陷、鰓要紅;魚腹沒有鼓起來;(2)輕壓魚身,新鮮的魚肉是硬的、有彈性;(3)魚鱗貼緊魚身,不易刮除。

6. 特殊食品專區
觀察重點:

1.有機、產銷履歷或CAS專區;



2.有降低過期品的做法

不建議採買:沒有設置特殊食品專區,或雖然設置專區但食品混雜未分類妥當

專家建議:暐凱國際檢驗公司總監黃乃芸認為,雖然設置專區與食安管制並未直接相關,但賣場若能有相關措施,顯示其重視食品安全,且願意陳列較多的安全商品,無論對民眾的食安保障、或是對整體食安宣導的推動也有正面助益。而透過各種促銷手段(例如降價、買一送一),也能減少過期食品產生,降低食物浪費,不過消費者選購這類商品後,應儘快食用或烹煮。

7. 食品標示
觀察重點:過敏原標示、基改食品標示、食品原料和添加物全成分展開、重組肉標示、果汁標示

不建議採買:各式商品未依《食安法》正確標示,容易造成消費者誤解

專家建議:黃乃芸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不妨多看一眼,才不會被誤導,買到不適合的商品,尤以兩類較易踩雷。

(1)基改食品標示:目前對於基改食品強制標示的包括包裝食品和食品添加物,而散裝食品還沒全面強制標示,因此如果消費者想避免買到基改食品,還是好好在選購前看清標示。
比較特別的是,全聯福利中心生鮮中心副理王志偉指出,生鮮架上的散裝豆製品也已全面採用非基改豆製造,用心值得鼓勵。

(2)果蔬汁標示:有些果汁商品的標示遊走法律邊緣,雖無直接違法,但有誤導消費者之嫌,因此黃乃芸建議消費者,選購果汁類飲料時,直接看瓶身的「原汁含有率」和成分標示,才能確實看出產品中含量最高的究竟是不是品名上宣稱的水果。例如品名為「蔓越莓葡萄綜合果汁飲料」,細看後卻發現,成分依序為水、濃縮葡萄汁、濃縮白葡萄汁、濃縮蘋果汁及濃縮蔓越莓汁、天然香料、維生素C及檸檬酸,而品名最明顯的蔓越莓汁濃縮汁,列在第五位,可見含量不如蘋果和葡萄,若因蔓越莓汁而購買的消費者恐怕要失望了。

105.8.4午餐


胚芽飯(300大卡)
粉蒸肉(182大卡)
玉米紅末炒蛋(90大卡)
絲瓜(40大卡)
黃豆芽排骨湯(74大卡)
                                                                      芭樂(30大卡)